中国资本市场“朋友圈”不断扩大,描绘开放包容新格局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孟柯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署名文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文章指出,要不断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开放。开放包容是高质量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我们要坚守主业、循序渐进,推动境内外市场协调发展,促进资本高效流动、要素合理配置、制度互鉴,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张军 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银河证券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十五五”期间继续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一方面有利于金融要素跨境流动,有利于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另一方面,可以拓宽新兴产业的对外融资渠道,助力新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开放不断扩大。吴庆表示,进一步加大外资及境外附属机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程度,应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不断扩大互联互通。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相关支持措施正在陆续落地,包括出台实行引进外资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取消证券、基金、期货公司股比限制,支持外资金融机构投资发展。证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证监会新增批准13家境外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在华发展经营。另一方面,中长期吸引外资,需要发展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建立和发展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外币债券市场的制度。 2020年合格境外投资者新规实施以来,合格境外投资者数量快速增长,投资范围持续扩大xpand。近日,证监会公布《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并于10月27日同步实施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和开户“一标通”和境外投资配置“绿色通道”两项优化准入管理措施。证监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913家境外机构取得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投资者资格。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步伐明显加快。通过高水平制度开放,促进资本要素双向流动和全球资源配置,增强金融能力e 服务实体经济。 “政策层面,我们将继续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审慎拓展沪深港通、债券通,优化外资机构准入和结算安排,吸引更多长期资本配置到国内,改善市场流动性。同时,稳中有序,以风险管理、深化协调和跨境监管披露为基础,增加透明度和可预测性,强化法律保障,确保市场开放,促进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同步发展。”刘说。向东. A股Wind数据显示,市政公司2025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底,QFII在1441家流通股公司中排名前10名股东,市值1504亿元,同比增加339亿元。d 与去年同期相同。高盛研究股票策略分析团队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MSCI中国指数已从2022年底的周期低位回升80%。中国股市目前处于较为可持续的上涨趋势,预计主要股指到2027年底股价将上涨30%左右。摩根大通中国股票策略团队近日发布研究报告表示,看好中国股市中国的中期表现。沪深300指数将维持至2026年底,主要是居民资产配置逐渐向股市转向。我们帮助企业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 “我们将帮助企业利用国内外市场和两种资源。”吴庆表示:“建设世界一流的交易所,培育一流的银行和投资机构。”就“退出”而言,近年来监管部门推出了《境内外证券交易所存款受理业务互联互通规则》、《境内公司发行境外证券及上市管理试行办法》等制度,为境外上市通道提供便利。据证监会网站数据,截至10月31日,证监会已完成322家境内公司境外上市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市公司“A+H”队伍持续壮大,截至11月3日,年内共有14家A股公司实现“A+H”双重上市,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000亿港元。对于今年“A+H”企业数量的增加,刘向东分析认为,首先是多元化融资渠道的需求增加。通过两地上市,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市场估值和流动性,优化资本结构。二是政策积极支持,监管联动协调不断完善,沪深港通、信息披露耦合等改革降低了两地上市的机构交易成本。随着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性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资产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刘向东表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比较稳定,经济具有长期增长潜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进,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相对合理估值合理、资产配置多元化,中国资产更具吸引力,具有更高的配置价值。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合作媒体和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