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长为何如此关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秘书长为何如此关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2025 年 11 月 7 日 09:21 来源:Diario del Pueblo 客户端
“我们将支持海南省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提出宏伟部署。七年后,这个伟大的计划变成了美妙的事情。党中央决定,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全岛通关,这是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的历史性举措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情况汇报。这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总书记首次到海南考察,也是总书记时隔不到一年首次回到海南。海南的发展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总书记的施政产生了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如此关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于海南省来说,自由贸易港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回顾过去,秘书长将“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高水平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主要目标之一。建国初期,中部山区仍实行刀耕火种农业,连买钉子都得离岛。当前,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正在快速汇聚,让三亚国际免税城“买遍天下”成为可能。跨越式发展靠什么?依靠创建特区“杀出一条血路”,大胆发展生产力。我们依托国家建设海南岛国际旅游岛、区域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的战略方针……追本溯源,依靠改革开放,这是“海南发展的关键”。这次历史性的封关,必将为海南岛带来更多的开放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放开、二线管理、解放岛屿”将使海南岛与世界的联系更加便捷,加快汇聚世界优质要素,推动高质量发展。放宽视野,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性远远超出海南岛。海南自由贸易港已连续七年被列入政府活动报告。“十五五”规划建议“高水平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占据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地位。高度设计定位,强调这项工作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指出“它将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大门”,引领价值就在于“探索”。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的战略协议CS。不断探索、大胆尝试,如今找到了出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海南考察时的期盼,正在这里慢慢变成现实。从首次过境到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海关监管“一线放开、二线管控”的创新、与严格国际经贸规则的积极挂钩……从更高标准的开放到更高标准的改革,这一实践提供了可学习、可复制的“海南经验”,展现了海南的勇气。高层规划下的“摸着石头过河”,放眼全国,自贸区建设始于上海,如今遍布全国,体现出“更广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格局”,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度和现实引领价值。时间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一河之隔。大湾区成熟先进的制造业体系和雄厚的金融科技实力具有活跃动力,海南自贸港闭户将助推共同发展。 “在推动高水平开放中发挥引领作用”、“支持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秘书长在通报中的要求明确具体:“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地区合作。”对于世界来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助力世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实际行动,这是中国“促进经济发展”的承诺。近五年实际利用外资1025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4.6%,外商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 176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投资……海南不只是一个。天生桥连接东南亚,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个地理端点曾经被标记为“世界尽头”,现在已成为全球趋势的触手可及的地方。它立足海南岛,面向两海。在这里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全球高水平开放模式,包含着调整国内国际形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的战略考虑。这也意味着中国将“始终坚持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20年前,甚至15年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是美国州和其他西方国家。今天,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最伟大旗手。”如果我们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他的判断力就体现了大国引领的责任。百年来全球变化加速,国际形势变得混乱,全球经济增长停滞,我们是应该捍卫多边主义、开放包容,还是走向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自贸港作为窗口,中国以实际行动做出了令人钦佩的回应 策划:杜善泽、彭军 作者:王舟、陈诗涵 编辑:朱晓曦 发稿:陈晓金 校对:严巧修。
(编辑:苗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