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行业快速增长,产业链投资机会凸显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刘英杰 近期,由于产业链供需形势强劲,市场更加关注锂电池领域。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收盘,锂风电池概念指数已上涨6.40%。分析人士认为,锂电池板块的大幅上涨是需求端和供给端多重利好因素的共振。磷酸铁锂材料工厂满负荷运转,关键材料价格持续回升,储能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共同推动锂电池行业繁荣。建立动态的供给和需求模式。截至 11 月 13 日收盘时,许多根据wind数据,锂风电池概念指数的组成部分正在上涨。天鸿锂涨29.97%,海科新能源、华盛锂电涨停20%,天华新能源涨逾19%,万润新能源、新舟邦涨逾17%,恩杰、实达盛华、盛鑫锂能等涨停,其次是天齐锂能、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11月13日成交额突破220亿元,位居A股第一。据媒体报道,磷酸铁锂行业近期生产胃口非常大,大部分主要材料厂都处于满负荷或产能过剩的状态。 10月份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持续上涨。据泽言咨询统计,磷酸铁锂行业前10名企业几乎全部处于满产状态,且产能达标的企业前期闲置的业务正在逐步恢复运营。继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上涨后,电解液添加剂VC(碳酸亚乙烯酯)、FEC(氟代碳酸亚乙酯)价格也持续上涨。据高工产研所(GGII)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总计165GWh,同比增长65%。 2025年前三季度总出货量为430GWh,占2024年总出货量的30%以上。GGII表示,锂电池需求储能依然强劲,全球许多地区支持储能的政策更加确立。此外,全球大部分单体项目储能规模超过1GWh,储能需求大幅增长。高工产研预测2025年日本电能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500GWh,同比增长较上年增长68%,旺盛的需求态势将进一步加强。抓住市场复苏机遇面对行业需求强劲复苏,锂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披露业务进展、深化战略合作等方式,抓住市场复苏机遇。在关键材料领域,主要添加剂企业处于市场关注的中心。新舟邦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旗下江苏汉康控股公司锂电池各类添加剂及中间体总产能6.9万吨,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主要产品价格目前正在上涨。奥克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其参股公司苏州华谊是一家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n 电池。主要产品为VC、FEC,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添加剂,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产品、储能等领域。在产业链合作方面,互利合作成为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天齐股份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与亿纬锂能签署为期1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该公司表示,在欧盟《新电池法》实施和国家放开锂电池回收材料进口政策的背景下,本次合作将依托亿纬锂能庞大的下游应用网络,优先在供应链中应用天齐生产的回收材料,从而大大增加产品的市场确定性,扩大其在全球锂电池回收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储备。我们重新认识建议关注细分领域龙头的中国银河证券理财。中国银河证券财富高级战略顾问、产品中心投资咨询团队负责人秦晓斌表示,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的重要原材料,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是目前锂电池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这两个关键环节的景气度提升,主要得益于对电池和储能的强劲需求。从三季报披露的情况来看,部分锂电池企业业绩出现明显好转迹象。部分锂电池材料价格上涨将加速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提速。总体来看,在储能需求持续超预期的情况下,锂电池产业链的投资逻辑或将发生变化。王哲,中信证券能源与材料行业首席分析师认为,随着储能电池出货量超预期,锂价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上涨。目前,锂价仍处于价格周期底部,市场配置热情有所升温。预计2026年锂价运行区间将从8万元/吨提升至10万元/吨。“我们乐观地认为,储能的意外增长将带动更高的锂电池出货量和材料价格上涨,凸显产业链投资机会。”朱先生,中信证券能源与新能源团队首席分析师。需求方面,岳表示,预计2026年国内储能装机容量将比上年翻一番,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需求量为943GWh,比上年增长68%。供应方面IDE方面,受近两年价格下跌周期影响,产业链企业扩张速度明显放缓,且在融资短缺和利润持续流失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不具备大幅扩大生产的能力。国金证券新能源电工首席行业分析师姚耀表示,旺季期间,锂电池材料价格上涨,资源产品、电池、电解液、正极、隔膜价格均有上涨。随着新一轮锂电池产能扩张和固态电池技术的革命性进步,行业资本投入加速,产业链景气度不断提升。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分散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新兴固态电池技术企业的投资机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