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纳税超430亿元 中国石化进一步带动福建发展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5点30分,曙光冲破了迷雾。在中石化福州石油中东加油基地,站长周通仔细检查每一门油炮,检查油品储备情况。同时,他们还打扫了司机房的卫生间,烧开水。 “远道而来的老师们辛苦了,我们衷心希望你们能在这里喝上热水,休息一下。”周通说,车站目前热水、气泵、急救箱等设施齐全。对于很多驾车者来说,这里是一个温暖的避难所,让他们避暑避寒。据了解,福建石油已在全省建成137个“指挥之家”和313个“爱心站”,为卡车司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人员提供餐饮、休息、洗衣、洗衣等服务。克斯。 “以前即使穿一周的短袖衬衫,也没有地方换衣服,每天下车都臭气熏天。但现在情况好转了,中石化很友善,不仅给我提供了洗衣机,还给我提供了烘干机!”住在中东加油站“司机之家”的车友林对他评价很高。随处可见的“司机之家”、“爱心车站”,象征着中石化福建企业五年来为福建经济做出的贡献。目前,福建炼油化工已形成泉州泉港、漳州古雷两个重要的炼油化工基地,拥有1000万吨炼油、200万吨乙烯、100万吨芳烃的综合炼油化工生产规模。作为福建省主要成品油供应渠道,福建石油拥有作业点1100多家,占全省近40%,年销量超过530万吨。 2021年至今年9月,中国石化福建企业累计缴纳税金431.6亿元,有力支撑了福建省经济社会运行。在湄洲湾南岸的福建联合石化厂工地,设备控制协调员张兆红正在塔林和塔林之间往返。 30年来,他几乎走遍了工厂的每一个角落。他参观过许多乐器,对每种乐器的音律都很熟悉。他认为制造的精神就是“用心做好简单的事”。五年来,张兆红团队获得专利17项、创新成果238项,荣获全国创新学习劳动​​模范称号。 2025年获全国“大国工艺人才”一等奖。来自令人惊叹的炼油厂和化工厂福建中石化公司通过重大项目建设,为福建石化产业水平的提升做出了贡献。泉港、古雷两大石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千亿石化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2021年8月,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全面投产,生产的EVA等产品填补了福建产业链空白。目前,漳州市古雷半岛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总投资711亿元。这是中沙立体能源合作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n 产业链安全。福建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秀国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促进古雷石化基地上下游产业链平衡,加快古雷石化基地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助力福建石化产业打造千亿元支柱产业。在推进工业精细化的同时,中国石化福建企业正在走出一条新的发展轨迹。 “我们与宁德时代、华为等公司合作,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在全省67个区县开展充电共享服务,建设充电共享站240个,其中170多个实现了补油补能,储能项目也在福州、厦门落地。”福建经理吴卫春说。省D级石油发展规划司.绿色低碳转型并未就此结束。 2023年,福建联合石化入选国家“绿色工厂”。低温余热回收项目。这将节省碳标准9.3万吨,每年减少碳排放23.2万吨。利用聚烯烃产品堆场建设福建省最大的分布式太阳能项目。 35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每年将发电2200万千瓦时。 “这些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相当于49个足球场,每年发电量相当于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福建省联石化技术规划处处长韩晓红说。古雷石化废水回用率超过75%,已建设的10.5兆瓦太阳能发电项目提供超过180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每年。福建石油已建成296个充电站、158个太阳能发电厂,每年减少碳排放1092吨……目前,传统的“石油分销商”正在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中国石化企业在福建的足迹不仅刻在工业发展版图上,也铺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在泉州市泉港区三朱村,福建炼化高管黄志明主动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促进产品出口。在龙岩市武平县乌石村,福建石油高管陈卫华带领村民引进太阳能发电、低经济、蓝莓种植等项目,为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 “我们还建了生态凉亭、生态廊道,村庄变得更加美丽。陈卫华说:“福建石油依托740家易捷便利店,帮助宁化“和龙宫大米”、福鼎白茶等农产品销售额四年来突破亿元。福建炼化累计捐赠超过2000万元,为当地农村做出了贡献。 振兴、教育等项目。福建石油党委书记石雷表示,从能源安全到产业现代化,从生态转型到社会责任,福建石油将认真诠释责任,以创新促发展,深化主业基础,拓展轨迹,探索新篇章。

发表回复